一、 前言
高粱(學名 Sorghum bicolor又名二色高粱、蜀黍為一年生禾本科高粱屬,原產於非洲為世界穀物產量五大之一臺灣過去主要栽培品種為釀酒用 (99.7%)的白果實台中五號以及紅果實豐糯二號 去年則有臺南場推出出酒率高的新品種「台南7號」和「台南8號」與金酒公司簽約,有望促進高粱產業品質提升...
※本文部分內容已同步刊登於臺南區農業專訊2024年3月號 第127期 p.9-p.14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高粱於臺灣種植歷史久遠,本島則於民國45年育種推廣後始有大面積栽種,種植區域依111年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臺高粱 產量前三大縣市分別為金門縣 (61.4%)、臺南市 (20.6%)、雲林 縣(共佔八成七的產量,其中又以金門縣占盡半成產量。金門縣又以金沙鎮、金寧鄉台南市以學甲區、鹽水區雲林縣以土庫鎮為主要栽培鄉鎮市。在臺灣提到高粱總會先聯想起金門高粱酒,但高粱在國外是直接蒸煮或磨製成粉替代麵粉作為主食使用,在氣候變化急遽的現今,高粱在缺水和高溫條件下的生產能力值得探究其加工以及市場機會...
一、前言
二、亞太地區高粱素材應用領域與市場概況
一、 前言
高粱(學名 Sorghum bicolor又名二色高粱、蜀黍為一年生禾本科高粱屬,原產於非洲為世界穀物產量五大之一臺灣過去主要栽培品種為釀酒用 (99.7%)的白果實台中五號以及紅果實豐糯二號 去年則有臺南場推出出酒率高的新品種「台南7號」和「台南8號」與金酒公司簽約,有望促進高粱產業品質提升...
※本文部分內容已同步刊登於臺南區農業專訊2024年3月號 第127期 p.9-p.14
(圖片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