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10:35 聯合報/記者陳弘逸/屏東即時報導】
萬丹農民黃泰源(57歲)曾任室內裝潢師傅、麵包師,還曾轉行到幼稚園開娃娃車,面對各種不順遂,於2011年返鄉務農。黃與妻子於2016年以草生栽培等方式來種植紅龍果,不僅有降低果園病蟲害,更透過產期調節在紅龍果市場站穩腳步,還曾賣出一顆破百元的紅龍果。
在黃泰源返鄉以前,曾嘗試不少工作,從原本的室內裝潢師傅,轉行做麵包師,也曾到幼稚園開娃娃車,但最後仍選擇返鄉接手父親留下的農地。
起初,黃以2.4分地種植彩椒及小黃瓜,也獲得不錯的收入,但卻碰上妻子出車禍,導致無法彎腰工作,於是在2016年開始改種大紅品種的紅龍果,並將果園的紅龍果行間距拉長,便於採果及運輸。
黃泰源表示,原以為紅龍果很好種,但實際種植時,才發現紅龍果施肥、修剪枝條及架設支架等,並不容易,要顧慮的事情也很多。
面對紅龍果林立的屏東,黃泰源與妻子透過參加到屏東農業大學課程,並研習出一套以不同於長輩的種植觀念。
黃泰源利用的紅龍果支架,比其他農友更高層,且利用原先搭建的網室讓繩索固定以利防颱,甚至還嘗試以不同的草種來培育紅龍果。黃最終選用巧克力薄荷與心葉水薄荷做為草生栽培的草種,不僅能以味道驅蟲,還能讓果園帶來薄荷清香。
關於紅龍果驅蟲,黃除了使用水薄荷以外,還在果園內飼養數隻雞、鴨幫忙吃蟲,與搭配時下最夯的「光合菌」補充肥力,以及增加抵抗力。在多管齊下的農耕法,讓果園內的病蟲害降至最低。
此外,黃泰源選擇適於大眾口味的大紅品種紅龍果,加上特有的種植方式,讓果肉鮮紅表面艷麗,並透過產期調節,讓他所種植的紅龍果避免與生產旺季撞期,且主打不同口感的清涼紅龍果在市場站穩價格與銷路。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參考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4816453?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